2017.11.09
胡颓子产江苏、浙江、福建、安徽、江西、湖北、湖南、贵州、广东、广西,日本也有分布。植株对土壤要求不严,在中性、酸性和石灰质土壤上均能生长,耐干旱和瘠薄,不耐水涝,主要采用播种和扦插法繁殖。
一、胡颓子的功效与价值
胡颓子种子、叶和根可入药。种子可止泻,叶治肺虚短气,根治吐血及煎汤洗疮疥有一定疗效。
用途:用于胃阴不足,口渴舌干;久泻久痢,大肠不固;肺虚喘咳。
性状:叶椭圆形,革质,边缘多卷曲。上面淡黄色至黄棕色,下面银白色,散布有褐色鳞片,尤以主脉附近为多;叶柄褐色。气微,味微苦。
成分:果实含有糖类,脂肪,鞣质,有机酸及维生素B、C。
根:祛风利湿,行瘀止血。用于传染性肝炎,小儿疳积,风湿关节痛,咯血,吐血,便血,崩漏,白带,跌打损伤。
叶:止咳平喘。用于支气管炎,咳嗽,哮喘。
果:消食止痢。用于肠炎,痢疾,食欲不振。
二、胡颓子的繁殖方法
1、播种:每年5月中、下旬将果实采下后堆积起来,经过一段时间的成熟自已腐烂,再将种子淘洗干净立即播种。种子发芽率只有50%左右,因此应适当加大播种量,采用开沟条播法,行距15-20厘米,覆土厚1.5厘米,播后盖草保墒。播种后已进入夏季,气温较高,一个多月即可全部出齐,应立即搭棚遮荫,当年追肥2次,翌年早春分苗移栽,再培养1-2年即可出圃。
2、扦插:扦插多在4月上旬进行,剪充实的1-2年生枝条做插穗,截成12-15厘米长一段,保留l一2枚叶片,入土深5-7厘米。如在露地苗床扦插需搭棚遮荫,盆插时应放在荫棚下养护,2个月左右生根,可继续在露地苗床培养大苗,也可上盆培养。
三、胡颓子的种植技术
来年4至5月份果实成熟,果熟后呈红色,形美色艳。抗寒力比较强,在华北南部可露地越冬,能忍耐零下8℃左右的绝对低温,生长适温为24—34℃,耐高温酷暑。在原产地虽生长在山坡上的疏林下面及阴湿山谷中,但不怕阳光曝晒,也具有较强的耐阴力。对土壤要求不严,在中性、酸性和石灰质土壤上均能生长,耐干旱和瘠薄,不耐水涝。播种和扦插法繁殖。不论地栽还是盆栽,都应带有完好的土坨。2—3年翻盆换土一次,盛夏到来之前追施3—4次液肥,盆土应间干间湿。为了使它们大量结果,秋季应继续追肥,冬季可放在居室内继续观赏。还可用来制作树桩盆景。盆栽主要是供厅堂和室内陈设,用普通培养土上盆,可常年在室内陈设或放在室外的疏荫下养护。喜光,耐半荫,喜温暖气候,稍耐寒。对土壤适应性强,耐干旱贫瘠,耐水湿,耐盐碱,抗空气污染。
四、胡颓子的养殖方法
最佳繁殖时间:播种在5月中下旬;扦插多在春季3月份进行,也可进行夏插;
最佳生长土壤:胡颓子对土壤要求不严,在中性、酸性和石灰质土壤上均能生长,耐干旱和瘠薄,不耐水涝;
生长湿度要求:胡颓子喜温暖湿润的环境;
最佳生长温度:胡颓子的抗寒力比较强,在华北南部可露地越冬,能忍耐零下8℃左右的绝对低温,生长适温为24—34℃,耐高温酷暑;
最佳生长光照:胡颓子不怕阳光曝晒,也具有较强的耐阴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