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.03.21
红楠不仅是优良绿化树种,而且是优良的用材树种。红楠生于山地阔叶混交林中,在东部各省及湖南(莽山),垂直分布在海拔800米以下,福建、台湾和广西则多见于海拔600米以下。 喜肥沃湿润的中性或微酸性土壤,适应pH值4~7,但也能在土隙和瘠薄地生长。
【生长习性】
温度:喜温暖湿润气候,能耐-10℃的短期低温。
日照: 幼株耐荫,成株日照需充足
土壤水分:喜排水良好土壤
施肥: 喜肥沃湿润的中性或微酸性土壤,适应pH值4~7,但也能在土隙和瘠薄地生长。
管理: 性喜温暖至高温,生育适温约摄氏18~28度。喜生于湿润阴坡山谷或溪边,在自然界多生于低山阴坡湿润处,常与壳斗科及樟科等树种混生,生长较快,在环境适宜处10年生树高可达10m,胸径1m以上。
【红楠产地生境】红楠产山东、江苏、浙江、安徽、台湾、福建、江西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。生于山地阔叶混交林中,在东部各省及湖南(莽山),垂直分布在海拔800米以下,福建、台湾和广西则多见于海拔600米以下。日本、朝鲜也有分布。
【形态特征】常绿中等乔木,通常高10-15(20)米;树干粗短,周围可达2-4米;树皮黄褐色;树冠平顶或扁圆。枝条多而伸展,紫褐色,老枝粗糙,嫩枝紫红色,二、三年生枝上有少数纵裂和唇状皮孔,新枝、二、三年生枝的基部有顶芽鳞片脱落后的疤痕数环至多环。叶柄比较纤细,长1-3.5厘米,上面有浅槽,和中脉一样带红色。花序顶生或在新枝上腋生,无毛,长5-11.8厘米,在上端分枝;多花,总梗占全长的2/3,带紫红色,下部的分枝常有花3朵,上部的分枝的花较少;花梗长8-15毫米。果扁球形,直径8-10毫米,初时绿色,后变黑紫色;果梗鲜红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