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详情

湿地松的地理分布

2017.04.22

湿地松,乔木,原产美国东南部暖带潮湿的低海拔地区,在中国的很多地方都有分布。湿地松对气温适应性较强,能忍耐40℃的绝对高温和-20℃的绝对低温。植株适合生长于低山丘陵地带,适生于夏雨冬旱的亚热带气候地区。

湿地松的地理分布


形态特征
湿地松,乔木,在原产地高达30米,胸径90厘米;树皮灰褐色或暗红褐色,纵裂成鳞状块片剥落;枝条每年生长3-4轮,春季生长的节间较长,夏秋生长的节间较短,小枝粗壮,橙褐色,后变为褐色至灰褐色,鳞叶上部披针形,淡褐色。针叶2-3针一束并存,长18-25厘米,稀达30厘米,径约2毫米,刚硬,深绿色,球果圆锥形或窄卵圆形,有梗,成熟后至第二年夏季脱落。

湿地松的地理分布


地理分布
湿地松原产于美国东南部暖带潮湿的低海拔地区。在中国分布广泛,主要分布于湖北武汉,江西吉安,浙江安吉、余杭,江苏南京、江浦,安徽径县,福建闽侯,广东广州、台山,广西柳州、桂林,台湾等地。
生长习性
湿地松适生于低山丘陵地带,适生于夏雨冬旱的亚热带气候地区。植株对气温适应性较强,能忍耐40℃的绝对高温和-20℃的绝对低温。在中性以至强酸性红壤丘陵地以及表土50~60厘米以下铁结核层和沙黏土地均生长良好,而在低洼沼泽地边缘尤佳,故名,但也较耐旱,在干旱贫瘠低山丘陵能旺盛生长。抗风力强,在11~12级台风袭击下很少受害。其根系可耐海水灌溉,但针叶不能抗盐分的侵染。为最喜光树种,极不耐阴。在中国北纬32度以南的平原,向阳低山均可栽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