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.05.26
黄槐生于海拔750-1500米的区域,常栽植于村边、路旁或公园中。黄槐对土壤要求不严,以砂壤土为最好,耐土壤干旱,也耐水湿,分布广泛,主要分布在广东,广西,福建,台湾,海南,开远,蒙自,河口,西双版纳等地。
一、黄槐的形态特征
枝
黄槐灌木或小乔木,高5-7米;分枝多,小枝有肋条;树皮颇光滑,灰褐色;嫩枝、叶轴、叶柄被微柔毛。
叶
叶长10-15厘米;叶轴及叶柄呈扁四方形,在叶轴上面最下2或3对小叶之间和叶柄上部有棍棒状腺体2-3枚;小叶7-9对,长椭圆形或卵形,长2-5厘米,宽1-1.5厘米,下面粉白色,被疏散、紧贴的长柔毛,边全缘;小叶柄长1-1.5毫米,被柔毛;托叶线形,弯曲,长约1厘米,早落。
花
总状花序生于枝条上部的叶腋内;苞片卵状长圆形,外被微柔毛,长5-8毫米;萼片卵圆形,大小不等,内生的长6-8毫米,外生的长3-4毫米,有3-5脉;花瓣鲜黄至深黄色,卵形至倒卵形,长1.5-2厘米;雄蕊10枚,全部能育,最下2枚有较长自认花丝,花药长椭圆形,2侧裂;子房线形,被毛。
果
荚果扁平,条形,开裂,长7-10厘米,宽8-12毫米,顶端具细长的喙,果颈长约5毫米,果柄明显;种子10-12颗,有光泽。在热带地区花果期几全年。
二、黄槐的生长习性
黄槐生于海拔750-1500米的地方,如村边、路旁或公园中。对土壤要求不严,以砂壤土为最好,耐土壤干旱,也耐水湿。黄槐喜光,要求深厚而排水良好的土壤,生长快;繁殖、栽培都较容易。喜高温高湿、光照,不耐寒。2℃~5℃易受冻害,在华南北部正常年份可越冬。喜肥。
三、黄槐的分布情况
黄槐分布广东,广西,福建,台湾,海南,开远,蒙自,河口,西双版纳等地。印度,斯里兰卡,印尼,菲律宾,澳大利亚和波利尼西亚有分布。各热带地区已广泛栽培。 药材主产于广西、云南等地。
四、繁殖方式
播种繁殖
春播,因种皮有细胞紧密结合的栅栏层,透水性差,播种前,用始温85-90度的水浸种24小时,余硬粒再处理1-2次。种子吸水膨胀可播种。条播行距20-25厘米,覆土厚度1.5-2厘米,每亩播种量8-10公斤,7-10天幼苗出土,幼苗期合理密植,防止树干弯曲,一般每米长留苗6-8株,一年生苗高达1米以上。也可早春集中营养钵育苗后移植定苗。国槐萌芽力较强,若培养大苗形成良好的干形,可在第二年早春截干,加大株行距,当年苗高3-4米,树干通直,粗壮光滑。
根插技术
冬末或春初,切取粗壮的黄槐根约15cm节段进行扦插,无须遮荫,保持土壤湿润,约1个月后其根就能成活并可上盆。成活率高达90%。黄槐根插法,不但充分利用和增加了扦插繁殖材料,还可根据黄槐根部的不同形态制成黄槐盆景,大大提高了黄槐的盆栽观赏价值。
盆栽方法
盆栽在冬末初春,黄槐决明叶芽未萌动之前,把黄槐决明的枝干切成约20厘米长的节段进行扦插,扦插后要关心遮荫,保持土壤湿润。约2个月后,扦插黄槐决明的枝条已生根成活,此刻可连续上盆,上盆后把它放于阴凉地方1-2周,再逐渐移到阳光充足的地方,以后扦插上盆的黄槐决明各项治理与截干盆栽法相同。源于扦插盆栽的黄槐决明生长比截干盆栽的慢,因而开花期也比截干盆栽的推迟一个月,即在十一月初才开花。[花期约2个多月,越冬落叶后进行换土,修剪,翌年5-6月又开始开花,花期约1个多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