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.04.01
花叶芋
花叶芋即五彩芋。
五彩芋(Caladium bicolor (Ait.) Vent.),为多年常绿生草本。地下具膨大块茎,扁球形。基生叶盾状箭形或心形,绿色,具白、粉、深红等色斑,佛焰苞绿色,上部绿白色,呈壳状。有红脉镶绿,红脉绿叶,红脉带斑,绿脉红斑,有的叶色纯白而仅留下绿脉或红脉,有的绿色叶面布满油漆或水彩状斑点。夏季是它的主要观赏期,叶子的斑斓色彩充满着凉意。入秋叶渐零乱,冬季叶枯黄,进入休眠期,到春末夏初又开始萌芽生长。5—9月是它的旺盛生长期。
本科约115属2000余种,产热带、亚热带和温带地区,以热带为最多。我国产35属206种,主要分布于西南、华南各省区,含有毒植物较多,主要属有海芋属(AlocasiaG.Don)、天南星属(ArisaemaMart.)等,其中红根南星、象头花和滴水珠等植物为我国所特有。国外报道本科约10属38种有毒,主要属是花叶万年青属(DieffenbachiaSchott)、海芋属和天南星属等。我国对本科有毒植物早有记载,《神农本草经》、《本草纲目》将天南星(即一把伞南星)、海芋、磨芋列为大毒。其最常见的毒性作用是对皮肤和粘膜的刺激,作用迅猛,接触和误食后引起接触部位的红肿疼痛,以及由此产生的其他症状,如舌体肿大致使言语不清,喉头肿胀带来吞咽和呼吸困难,胃肠粘膜刺激引起恶心、呕吐、腹痛、腹泻,严重中毒可因窒息而死亡。但自然中毒引起死亡者不多见。
一、植物形态
块茎扁球形。叶柄光滑,长15-25厘米,为叶片长的3-7倍, 叶片表面满布各色透明或不透明斑点,背面粉绿色,戟状卵形至卵状三角形,先端骤狭具凸尖,后裂片长约为前裂片的1/2,长圆状卵形,钝,1/3-11/5联合,弯缺深、尖或钝,前裂片I级侧脉下部的几水平伸出,上部的2对上升,集合脉与边缘稍远离,后裂片基脉相交成60度角。
花序柄短于叶柄,长10-13厘米(河口标本)。佛焰苞管部卵圆形,长3厘米,外面绿色,内面绿白色、基部常青紫色;檐部长约5厘米,凸尖,白色。肉穗花序:雌花序几与雄花序相等,长约1.5厘米,雄花序纺锤形,长3厘米,中部粗7毫米,向两头渐狭。花期4月(云南河口)。
植物形态
二、产地分布
本种叶片色泽美丽,变种极多,适于温室栽培观赏,广东、福建、台湾、云南常栽培,也有逸生的。原产南美亚马逊河流域。
三、性能特征
根入药,外用治骨折(云南河口)。
毒 性:块茎有毒,误食后喉舌麻痹